1920年前后,中国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上已有了一座海水淡化蒸馏塔。但我国海水淡化研究则最早于1958年。
1958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首先在我国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的研究。
1965年,山东海洋学院在国内最先进行反渗透CA不对称膜的研究。
1970年,海水淡化会战主力汇集杭州,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
1981年,第一个日产200吨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岛建成。
1982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科协学会部批准在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
1984年,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成立,开始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研究。
1985年1月16日,我国第一座海水淡化工厂在西沙群岛永兴岛建成投产。
1987年,大港电厂从美国引进2套3000m3/dMSF海水淡化装置,与离子交换法结合,解决锅炉补给水的供应。
1997年,我国第一套500m3/d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在浙江舟山嵊山县投产建成,开创了国内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的历史先河。
2000年,河北沧州建设18000m3/d反渗透苦咸水淡化厂。
2003年,山东荣成建成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同年,河北黄烨发电厂引进20000m3/d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2004年,我国首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m3/d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工程在山东黄岛。
2005年,《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作为第一个指导性纲领文件正式发布。
…………